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启动,汾渭平原和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一起被列为重点区域,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治理目标。今年冬天是汾渭平原被列为重点区域的第一个冬天。面对供暖季来临,减排压力增大,它将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该区域今冬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左右。今年目标任务明晰,让大家对蓝天有了更多期待。
给“困难户”开小灶,治理目标既重当下也着眼长远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2017年,汾渭平原11个城市的PM2.5浓度年均值为68微克/立方米,同期,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汾渭平原大气污染的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更令人忧心的是,近3年汾渭平原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优良天数比例逐年下降,与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临汾倒数第一,咸阳倒数第八,西安、运城、晋中、吕梁和渭南都在后二十位城市名单之列。此外,洛阳8月份倒数第七,三门峡倒数第二十,也就是说,区域内多数城市均进入空气质量“黑榜”。
很多人还记得2017年1月,北方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在山西临汾,爆表的不仅是PM2.5一个指标,很多地区早已达标的污染物二氧化硫连续多日严重超标,最高的小时均值甚至高达1300微克/立方米,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秋冬季极易发生严重空气污染,针对这个新的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发布的攻坚方案,被看做是一份作战书,也是给区域这些治理“困难户”开的“小灶”。
但也有人质疑,污染这么严重的地方,仅给出两个4%的目标,力度是不是不太够?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表示,目标设定是在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比如气象条件年际变化的不确定性,同时梳理排除了很多极端措施,可以说目标是务实和客观的,要解决今冬的问题,也要着眼治理的整个进程,也反映了当下治理心态的日趋成熟——摒弃急功近利,充分考虑可达性、长效性。
措施体现靶向治理思想,针对性强
《行动方案》有六大类23条治理措施,着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要求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这些看着眼熟的措施在一两年前京津冀地区的攻坚方案中都曾出现,但审视详细措施,却发现充分考虑了该区域的特点,针对性很强,可以说是个“缺啥补啥”的方案。
比如,不同于京津冀将严控“两高”行业产能作为首要任务,汾渭平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柴发合告诉记者,虽然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有相似之处,比如钢铁、焦化聚集,但汾渭平原这些产业的规模小、集中度更低,企业的守法意识更弱,导致污染防控的难度更大。抓住工业污染源达标这个牛鼻子来防控秋冬大气污染,体现了靶向治理的思想。
汾渭平原二氧化硫浓度明显高于京津冀等其他地区,说明这一地区燃煤污染更加集中。除西安外,区域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水平低,散煤治理非常关键。按照《行动方案》,2018年10月底前,汾渭平原要完成散煤替代118万户。第一次对这一地区系统提出“双替代”要求,任务量就比较大,就是希望产生“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这样的靶向思想也体现在措施的其他方面。针对汾渭平原焦化行业的特点,措施中特意辟出章节,要求实施焦化行业深度治理并给出了时间表。
比如“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精煤、焦炭等散状物料储存和输送密闭改造;焦炉炉体安装高清红外视频监控装置,焦炉烟囱、装煤地面站、推焦地面站、干法熄焦地面站等主要排放口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等等,可谓细致入微。
治污需要各地落实责任强化监管
两个4%的目标,看上去不算高,但汾渭平原今年刚刚被“划重点”,治理底子薄,目标能否实现谁都没有十足把握。
“欠账太多,能力太弱”是环保工作者对这一区域的共识。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低、“散乱污”众多、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监管能力薄弱、科技支撑不足,区域大气环境治理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本报记者年初在对“2+26”城市的调研采访中就曾发现,由于当时的监管力度、管理水平的差异,不少散乱污企业从“2+26”城市退守到了邻近的汾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强化督查的每日报告,也印证了这个区域存在的诸多问题。
严格落实《行动方案》的各项措施,确保目标实现,让区域收获更多蓝天,中央和地方劲都得往一处使。
以众所关注的散煤治理为例,今年,中央财政将汾渭平原纳入冬季清洁取暖补贴试点,期待是以此推动散煤用量的下降。
近年来,科技支撑在重点区域治霾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但汾渭平原地处中西部,除了西安这一省会城市,其他城市的污染源解析、治污措施的系统科学性远跟不上治污需求。汲取“2+26”城市专家驻点的经验,9月底,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启动汾渭平原11城市2018—2019年秋冬季驻点跟踪研究工作。
柴发合亲自出任临汾、吕梁、渭南三城市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他透露,10月15日,驻点专家已经全部到位。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要求各攻关小组保证人力、时间、精力的投入,紧密围绕驻点城市政府和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需求,将跟踪研究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实效,为地方政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正如柴发合所言,“外脑”固然重要,但治污还要靠当地政府落实责任,狠抓监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冬防”,汾渭平原各城市动手早、有章法,各地出台的措施已先于《行动方案》实施,为两个4%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日,记者从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日照市发布《关于加强建设扬尘、渣土车管理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建设工程扬尘防治工作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全面发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据悉,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整治措施的实施,日照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去年,日照市国控站点PM2.5等四项污染物的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成为全国2017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的4个市(州)之一。今年前三季度,PM2.5浓度同比改善16.7%,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0.4%。其中,7月、8月连续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单月最好空气质量记录,8月份排名位列全国169个空气质量重点监控城市第14位,首次跻身全国前20名。
但随着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建设工地扬尘污染和渣土车、柴油车运输及烟花爆竹燃放等问题对日照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根据2017年日照市颗粒物源解析初步结果,扬尘污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约为11%,呈现上升态势。
“当前扬尘污染防治是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也是关注的焦点,今年生态环境部秋冬季大气污染巡查通报的问题中有50%以上是扬尘污染问题。同时,实施扬尘污染治理能够解决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增强人民幸福感,并且能够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宜居水平。”日照市环保局副局长刘贤宏说。
为突破空气质量改善的难点,7月下旬,日照市组织考察团到先进地市学习建设扬尘、渣土车及烟花爆竹管控方面经验做法。按照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重点治理的思路,考察团提出了加强扬尘污染的30条建议,最终形成《实施意见》和《通告》两个文件。
据介绍,《实施意见》确定了具体目标为建立建设扬尘防治长效机制,提高整治标准,实现绿色拆迁、绿色城建;全面提高渣土车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运输;强化道路保洁,扩大保洁频次和范围;逐步推广烟花爆竹禁放制度;打造职能划分合理、协作有序、保障有力的扬尘管理体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突出抓好污染源头严控,加强扬尘防治资金保障,完善扬尘防治标准规范和渣土车管控机制,强化拆迁扬尘控制、施工围挡建设,解决建筑垃圾去向问题。
加强对重型柴油车的管控,加大扬尘防治资金投入,有序推进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建立企业红黄牌和黑名单制度,发挥市属国有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和媒体监督作用,提高道路保洁水平,开展道路积尘监测。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责,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考核问责。
“与《实施意见》着力于建立体系,完善制度不同,《通告》简单明了,明确了建设施工扬尘防治中十三个‘必须’和十个‘不得’。同时《通告》还明确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反上述通告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各区(县)也将设立相应扬尘污染举报热线,受理相应投诉、举报。”刘贤宏介绍。
《通告》明确了10条具体措施,包括全面落实污染防治责任、完善建设项目源头防控、强化施工现场监管、严格执行“六个100%”、坚持先建围挡后拆迁、强化土石方工程抑尘措施、建立裸露土地绿化遮盖等长效机制、全方位抓好渣土车管理、强化道路交通和水利等线性工程抑尘措施以及加大特殊天气扬尘防控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