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环保部和山西省政府联合派出专家组赴临汾,分析污染成因和制定应对措施。当晚23时,临汾市5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中,南机场点位SO2(二氧化硫)浓度高达1420微克/立方米,技工学校、工商学校两个点位浓度也在600微克/立方米以上(标准值为60微克/立方米)。
手机APP“在意空气”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天里,临汾SO2平均浓度351微克/立方米。
“现在面临的问题,大家从数字上都能看得很清楚。重要的是为临汾市想办法,怎么解决更有效。”13日凌晨,南方周末记者见到专家组组长、中国环科院原副院长柴发合,他刚结束对南机场、工商学校等处的夜间调查。
14日,结束专家组讨论之后,柴发合称,成因如之前官方通报,关键是散煤污染以及不利的气象和地理条件,应尽快减少煤炭含硫量,同时加大锅炉和工业污染防治。
临汾市环保局在1月9日回应“酸雾”事件,称居民燃用散煤占到市区燃煤二氧化硫总排量的70%以上。
对于当地测算出的这一数据,柴发合没有明确表示是否赞成。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专家组这次是对二氧化硫来源做出定性分析。“居民用煤,特别是城中村的这部分散煤燃烧,是二氧化硫污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我认为,也不是唯一的原因,肯定也包括中小锅炉,包括工业排放的影响。但这些东西怎么来界定,各占多少……因为定量分析要通过科学实验、科学计算,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来也是试图先做个定性分析,为这个冬季赶快弄一些方案提供依据。”
三年来首现“硫忙霾”
十天前的2017年1月4日,临汾PM2.5、PM10双双爆表,市区大气SO2浓度小时均值在23时达到1303微克/立方米峰值。中国科学院气象学博士后李汀发文《昨天,临汾的空气怎么了?》,使临汾“酸雾”进入公众视野。
“酸雾”是看不见的,肉眼能看见的,是茫茫一片灰霾。
“如果不是李汀的文章,我也不知道这么严重。”市民卫楠(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部分临汾人是刚意识到生活在“酸雾”和灰霾双重夹击下,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硫忙霾。
然而,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前两年冬季空气中的硫还没有这么“忙”。
在长期采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的“空气质量智能实时管控平台”真气网上,南方周末记者观察了临汾市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3日大气二氧化硫浓度日均值曲线图。
曲线图显示,2014年10、11、12月,多数数值在50-300微克/立方米间波动,400微克/立方米以上天数持续了3日左右。2015年同期优于2014年,多数数值在30-150微克/立方米间波动,最高值为163微克/立方米。
而进入采暖季的2016年11月,二氧化硫浓度一路攀升,11月至今多数日子在200-500微克/立方米间波动,有十余天高于500微克/立方米。最高值即2017月1月4日,日均浓度814微克/立方米。
“和前两年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彭应登分析,在监测数据真实的情况下,只有两种解释的可能性:或者今年冬季临汾SO2排放量异常大;或者排放量相当,而今年一些特殊因素如气象条件等,造成空气SO2浓度高于前两年。
确实有专家怀疑监测数据异常。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地级市以上的143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陆续交由国家运行维护和管理。公开资料没有显示临汾5个站点上收环保部的具体时间,“不排除是监测权上收以后的监测数据特别真实。”一位要求匿名的大气专家表示。
不过,正在临汾调研的专家组成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临汾的监测数据)现在是真实、准确、客观的,整体上收前也都是真实、准确、客观的。”
南方周末记者暂未查询到临汾在2014年以前的冬季大气SO2浓度数据。“硫忙霾”是今年独有,还是以前也有但不为人所知?柴发合在13日凌晨说,专家组也正在分析这个问题。
硫从哪里来
居民燃煤占市区燃煤二氧化硫总排量七成以上,这个数据怎么算出来的?
临汾环保局没有公布计算方式和基础数据。实际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张文清告诉媒体,“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市区二氧化硫浓度峰值大多出现在每天20点-23点之间,符合居民采暖燃煤规律。”
事实上,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5》,山西省2014年工业排放二氧化硫废气107万吨,占全省二氧化硫排放的89%,生活排放占11%。
环保部曾于2016年11月对山西省应对重污染天气情况进行督查,发现10月1日至11月25日,临汾市SO2平均浓度与2015年同期相比上升209%。临汾市环保局在12月一直在办结由督查组交办的环境违规案件,其中涉及废气排放违规的企业有17家。其中多家企业的违规内容涉及“二氧化硫严重超标”“未完成脱硫提标改造”“脱硫设备基本无脱硫效果”。
难推的“绿焦”,难禁的散煤
虽然工业、生活排放对临汾大气二氧化硫的贡献比例仍待研究,但和北方其他地区相比,临汾居民确实更为普遍地在冬季散烧含硫量高的原煤。
“我们这里就产煤,便宜嘛。好的煤都走到南方去了,含硫量高的外地不收,本地人自己用。”一位熟悉煤炭行情的临汾人说。
1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走访了尧都区贾得乡、襄汾县邓庄镇几户居民,家中都烧煤取暖,煤炉连着烟囱,将黑烟排到屋外。
“知道有污染,但你不让我烧煤怎么办呢?”邓庄镇居民徐敏(化名)说。当地已经禁止卖散煤了。
2016年采暖季开始前,临汾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155平方公里内未实施集中供热的环境敏感区域推广民用洁净焦。洁净焦被视作环保的“绿焦”,最早是太原市从2015年开始推广。资料显示,与使用原煤相比,洁净焦的烟尘可减少9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减少70%左右。
临汾市政府组织当地焦化厂生产了17万吨洁净焦,理论上可减少二氧化硫近3000吨。
“企业是赔钱在生产洁净焦。成本可能到一吨1400元,政府900元收购,再给居民补贴。”山西同世达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位销售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居民只须为每吨洁净焦负担275元。
将民用散煤视作心腹大患的临汾市政府称,2016年投资了3.1亿元对城中村4.2万户居民配送了洁净焦。但效果显然不如预期。
“275块一吨,干嘛自己用?我知道很多人转手再把指标卖出去了。”临汾万鑫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习刚说,他们公司在11月15日供暖开始前,完成了政府安排的1.7万吨洁净焦生产任务。
临汾市环境监察支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居民担心焦炭热点高,不爱用洁净焦。“发下去了,就不烧嘛。烧普通的煤,锅炉可以用十年,烧焦的话,锅炉只能用两年。”徐敏拿到洁净焦后和原煤混着烧,“不然总烧不起来”。
据临汾市电视台报道,1月4日23时二氧化硫浓度达到1303微克/立方米峰值后,市政府在凌晨开展了“零点执法行动”,制止和说法部分居民停止使用劣质煤;加之东部和南部部分区域有微量降雨和微风,早上7点浓度降至337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