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污染来源于人为排放,最终仍会回到人体中。医院含汞医疗器械的使用,恰是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代表。国内医疗机构目前推进无汞医疗器械受阻,除了使用不便的原因,成本较高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专家则表示,从长远看,推广无汞医疗器械可能更经济。巴西一家医院的经验表明,使用无汞产品,其维护费用将在一定时期与最初投资相抵,之后每年还将节省2000美元。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是《史记》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描述,意为以水银(即金属汞)展示的百川大海,通过机器灌注输送,同时地宫顶部被装饰成天文星宿,地上模拟统一后的疆域。
这其中虽然掺杂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但据考证,秦始皇陵墓附近确有大量汞存在。在墓室中加入汞,一方面为了营造恢弘奢华的景观,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汞蒸气有毒的特性,阻止盗墓者进入。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以“救死扶伤”为主旨的医院,也可能存在与墓室相似的汞蒸气,并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汞的受害者——目前医院广泛使用的传统体温计、血压计等含汞医疗器械即为元凶。
含汞体温计、血压计在被打破或发生溢漏的情况下,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处理流程,极容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然而,即使大多数医生都了解汞对环境与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并且许多国家已限制使用含汞医疗器械,但在拥有94.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国,目前推行医疗器械无汞化的医院却只有四五家。
在2012年“秦皇岛市含汞医疗器械替换试点项目成果报告会”上,业内专家用“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来形容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所做的替换含汞医疗器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