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调研时强调,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状况出现波动,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反弹,完成全年既定目标任务难度很大。要通过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同时,要严格量化考核问责,促进压力传导到位,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10月8日《经济观察报》)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环保工作必然要继续加码,这固然要求地方政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环保,同时也离不开各方的理解与支持。然而当前“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舆论压力不容小觑——“环保督查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督察组严格执法导致企业关门”等一系列论调,集中质疑深入开展环保督查的必要性,似乎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环保造成的。这简直像极了之前“反腐影响经济”的论调,不仅毫无数据支撑,更有拿腐败和污染绑架经济的嫌疑——难道因为割掉瘤子会疼,就不做手术了?
之所以引发舆论关注,直接的导火索是一封外企发布的求助函,其以零部件断供可能造成巨额损失为由,要求有关部门对一家环保不达标的供应商网开一面。相信这家外企在自己国家断不敢向政府提如此无理要求,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要求法外开恩,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过去有些地方确实存在“GDP思维”,习惯于对纳税大户、就业大户的排污行为网开一面,所以有些企业也被惯得理直气壮起来;二是如今的环保行动是硬碰硬、动真格的,原来的那套不管用了,于是又想通过社会舆论来绑架有关部门,希望能“特事特办”。医疗行业有医闹,企业中如今也有了“环保闹”,都是想依靠非常手段不当得利,而只要他们有一次得逞,整个秩序就会被破坏。凭什么因为你不愿有经济损失就要让公众拿健康去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