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由安徽省投资集团联合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共同主办的“首届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报告发布会”在合肥洲际酒店举行。论坛上,安徽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翔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安徽上市公司蓝皮书)。这是国内首部省域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由安徽省投资集团牵头,联合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盛基金等机构,以注册地在安徽且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主题和专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呈现出安徽省上市公司发展的整体镜像和各个侧面的具体表现,具有开创性分析价值和研究意义。
截至2018年8月,安徽境内上市公司104家,位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新三板”挂牌企业345家,占全国3.11%;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208家,进入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第一方阵。2017年,安徽直接融资额、股票融资额、境内累计首发上市企业数、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等多项指标均居中部首位;全部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1839.9亿元,占全国1.9%,位列第九。
境内上市公司103家 全国排名第九
上市公司数量代表着一个区域内优质企业数量,特别是代表着该区域企业规范经营水平,还体现了该区域能够上市的融资发展能力。自1993年10月18日安徽第一家上市公司美菱电器(现更名为长虹美菱,000521)上市以来,截至2018年5月,安徽省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03家,在全国排名第9位,排在安徽前面的省市有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福建和四川;在中部地区与湖南省并列第1位,湖北省、河南省、江西省和山西省。安徽省境外上市公司共12家,包括远航港口、宝申控股、中国新华教育、徽商银行、飞尚非金属、海螺创业、信义光能、现代牧业、海螺水泥、皖通高速、马钢股份和华米科技,其中纽交所上市公司1家(华米科技),其余均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
蓝皮书指出,2017年12月31日,安徽全部境内A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1839.86亿元,在全国上市公司市值总量中占1.88%,全国排名第9。排在安徽前面的依次有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四川省。在中部地区排名第1,中部其他省份分别是湖北省11422.25亿元、河南省9998.17亿元、湖南省9594.23亿元、山西省6274.73亿元、江西省4286.62亿元。安徽上市公司境外市值1328亿港元,其中海螺水泥463.05亿港元、海螺创业320.7亿港元、信义光能218.37亿港元,占据前三位。
经营业绩总体向好 区域行业性质差异较大
蓝皮书显示,2013年以来,安徽省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呈下降后快速反弹的趋势,2015年为低谷,2017年的总体权益净利率、资产收益率与营业收入净利率三项指标均反弹至近五年最高值。其中,总体权益净利率接近10%,高于安徽省与全国的GDP增速,这说明安徽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体向好,近两年企业经营绩效有所改善,也能说明外部经营环境有良好改进。
从区域上看,合肥市、芜湖市和宣城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水平较高。芜湖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表现最佳,各项指标发展较好,所辖海螺水泥和三七互娱业绩排名靠前;宣城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排名较为平均,整体盈利能力较强;合肥市上市公司较多,因业绩良莠不齐,少数业绩较差的企业拉低了总体业绩水平,导致合肥市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次于芜湖市与宣城市。马鞍山市上市公司业绩水平于2015年后上升反弹幅度最大,有积极向好势头;铜陵、阜阳、淮南等地市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水平偏低。这说明了安徽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水平区域差异较大。
从行业上看,安徽省“中国制造2025”计划有良好表现,近两年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呈反弹上升趋势,整体业绩水平向好。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表现最为突出,2017年权益净利率高达16%,远超其他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经营业绩呈上升后回落趋势,说明这些行业上市公司发展不够稳定,也与经济发展大背景的波动有关。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表现最差,各项业绩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以合肥百货和安德利经营业绩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具体从企业业绩综合排名看,前十名的上市企业分别是海螺水泥、金禾实业、国机通用、口子窖、古井贡酒、欧普康视、三七互娱、开润股份、安纳达以及志邦股份。排名后十位的企业分别为海螺型材、金种子酒、新集能源、安利股份、惠而浦、东华科技、泰尔股份、安凯客车、凤形股份、盛运环保。除了安利股份与东华科技,排名前十与后十位的上市公司皆属于制造业,制造业内部企业业绩水平两极分化现象较为突出。
创新能力取得较大提升 仍存在一些问题
蓝皮书分析认为,安徽省上市公司近三年在创新能力提升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安徽省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化。2015~2017年,安徽省上市公司高学历人才比例和主营业务利润率逐年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凸显,从行业分析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强度处于上升趋势。省会城市合肥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领头羊角色,从城市分析来看,合肥市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研发强度排名最高(宣城、亳州除外)且处于上升趋势,有助于带动安徽省其他城市上市公司的发展。安徽省上市公司在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应当看到,安徽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发展仍然有很大潜力。通过综合指标和分指标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从总体来看,安徽省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差异比较明显。101家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平均数为0.1907,高于平均数的有38家,低于平均数的有63家。而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的中位数为0.1422,低于平均水平接近5个百分点。安徽省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大多聚集于2.42%~19.07%这一区域,且越高于平均数的企业越少,虽然拥有创新能力比较高的企业,但是安徽省上市公司的整体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从分指标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研发强度和专利申请数未有显著提升,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15~2017年安徽省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变化来看,研发强度是先升后降,最终和2015年持平。2015~2017年,安徽省上市公司每百人专利申请数变化甚至出现下降趋势。研发支出投入强度排前三位的企业为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应流股份,而比重小于1%的企业也有25家之多(包含15家2015~2017年研发支出计为0的企业)。同时,企业高学历人员逐年上升但占比仍然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
企业之间创新产出差距悬殊。101家上市公司的每百人专利申请数平均数为1.6,高于平均数的公司有32家,低于平均数的公司有69家,而101家上市公司的每百人专利申请数中位数为0.83,低于每百人专利申请数平均数,约为平均数的一半,说明这101家上市公司的每百人专利申请数相差非常大。
主营业务利润率差距也较大,101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平均数为26.86%,高于平均数的公司有41家,低于平均数的公司有60家,而101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中位数为21.44%。此外,国元证券和华安证券分别高达96.57%、95.90%,而16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不足10%,安凯客车的主营业务利润率甚至为负数。
从安徽省上市公司城市分析来看,无论是分指标还是综合指标,合肥市和芜湖市的创新能力远高于经济落后的城市。拥有上市公司数量较多的合肥市和芜湖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总体来看较高,其中合肥市高达80.75%。安徽省其他城市在上市公司数量、研发强度、高学历员工比例、每百人专利申请数和主营业务利润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发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