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供求状况
(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日益增长,垃圾处理需求持续旺盛
随着我国人口稳步增长、城镇化持续推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处理需求日益旺盛。2004-2014年,我国城镇人口从5.4亿增长到7.5亿,复合增长率为3.34%,城镇化率从41.76%增长到54.77%,增长了13.01个百分点。2004-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从15,509万吨增长到17,871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4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未来将坚定不移地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0%,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需求将稳步增加。
(2)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稳步提升,焚烧发电增长显著
2004-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从559座增加到818座,日处理能力从23.85万吨增长到53.35万吨,复合增长率达8.38%,年实际处理量从8,088.70万吨增长到16,393.7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7.32%,无害化处理率从52.1%增长到91.8%,无害化日处理能力、实际处理量、处理率增长显著。
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分为焚烧、填埋、堆肥三种方式。焚烧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2004-2014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从54座增加到188座,增长了2.48倍。日处理能力从1.69万吨增长到18.6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27.10%,年实际处理量从449.00万吨增长到5,329.9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28.07%。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占比仍相对较低。日本在1998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已经达到了80.4%。挪威、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垃圾焚烧处理比例均超过了70.0%。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要求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运系统,提高垃圾焚烧处理率,做好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故而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在“十三五”期间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固废网E20研究院测算,到2020年,我国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到50%,市场投资空间、建设空间约在1,000亿元左右。
2、行业主要特点
(1)政策鼓励型
垃圾焚烧发电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节能环保行业位居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我国人均占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较高,国家从上网电价、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2)区域垄断型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常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25至30年。在该模式下,政府有关部门将授予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资者或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并免费提供生活垃圾,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将建设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并对处理垃圾收取处理费。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同一地区一般只需要建设1-2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3)资金密集型
垃圾焚烧发电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项目所需前期投入大,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资金投入为4亿元至6亿元。同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在8-12年。
(4)技术密集型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电力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需集成垃圾焚烧、机械传动、尾气处理、热能发电等多项技术,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包括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工艺。炉排炉技术已有数十年历史,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应用广泛。